【簡介:】在飛機研制過程中設計人員突破了許多關鍵性技術,尤其在飛機氣動布局方面。當時世界上設計超音速殲擊機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保證飛機大馬赫數時的方向安定性,而時任副總設計師的顧
在飛機研制過程中設計人員突破了許多關鍵性技術,尤其在飛機氣動布局方面。當時世界上設計超音速殲擊機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保證飛機大馬赫數時的方向安定性,而時任副總設計師的顧誦芬主持設計攻關,空軍派出優(yōu)秀飛行員葛文墉進行配合,測定了殲-7飛機大馬赫數時的方向安定性及飛行品質,為殲-8飛機設計提供了借鑒和依據。
六○一所、沈陽飛機廠、氣動力研究試驗部門的技術人員與北京航空學院教授陸士嘉、徐華舫等組成的攻關小組,做了大量風洞試驗與研究分析,最后確定的殲-8型飛機的垂直尾翼和腹鰭的設計方案,保證了在大馬赫數時具有良好的方向安定性。
殲-8戰(zhàn)斗機的航炮供排彈系統(tǒng)是個設計難點。它要保證航炮在空中實現(xiàn)連續(xù)發(fā)射。過去蘇聯(lián)專家認為這一系統(tǒng)的設計是他們的專利,一直秘而不宣。這次攻關,設計人員和工人一起做試驗,改裝一門能模擬射擊的航炮,打了一萬發(fā)假彈,終于摸索出其中的規(guī)律,取得了設計的成功。